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赤壁歌送别译文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烈火熊熊焰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于此地大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君去大江观看青碧澄明的江水,看到了当时留下的大鲸演行争斗的遗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请您将实地的观感一一写信给我,使我看过信后也大快一下壮心。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94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9-3103、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成都:巴蜀书社,198:25-29

赤壁歌送别注释

二龙争战决雌(cí)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二龙:指争战之双方。
此指曹操和孙权。
雌雄:指输赢。
“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与曹操在赤壁作战。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ní)唐突留馀(yú)迹。
沧江:指长江,因古时长江较清澈呈青苍色,故称。
望:一作“弄”。
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的军队。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94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9-310

赤壁歌送别赏析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从此诗题目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

  全诗八句,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的有感而发,形式上组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段落。使人惊异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咏史的任务。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赤壁之战,曹操用大量军队,深入东吴国土,一心要同周瑜“决”战,“争”雌雄。周瑜虽处于劣势,但能化不利为有利,以火攻取胜,曹操只落得全军溃败的下场。上述内容在这两句诗里艺术地得到表现。上句化用《周易》里“龙战于野”的典故。“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来之笔,直接写出了赤壁之战曹操水师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楼船扫地空”五字颇见妙思。曹军楼船云集江面,构成庞大的水上阵地,自谓坚如金城。不料这阵“地”顷刻间就被横“扫”一“空”。诗人不说楼船在水上安营,而说在“地”上扎寨,这既是对曹操水师在吴地彻底完蛋的如实刻画,也是对他吞并东吴土地梦想落空的含蓄讽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诗人用“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这两句才把造成这结局的缘由具体说出。但“烈火”句绝不仅仅是对“楼船扫地空”的原因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古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实写照。上句“张”“照”二字,极大地渲染了吴军的攻势。诗人把因果关系颠倒处理,既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也显示了诗人对稳操胜券者的辉煌战果的深情赞许。赤壁之战的胜败,成因固然是吴方采用火攻法,但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军统帅在战略战术上的水平。下句诗人以凝重之笔指出:善于决战决胜的周瑜,就是这样从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击破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这句虽然加入了议论成分,但周瑜的儒将风度,却朴实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后半的送别,是在咏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字数虽与前半相等,实则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沧江望澄碧”,这位友人就要离他而去,望着清澄碧绿的江波,少不了要兴起南浦送别的感伤。但古战场上“二龙争战”的“馀迹”还在脑际留存。“鲸鲵唐突留馀迹。”“鲸鲵”,是由《左传》上的典故引起的联想。“鲸鲵”是“大鱼名”,以喻那“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唐突”义同触犯。这里李白大约是喻指曹操倚仗权势,想吞食东吴。李白在送别的诗行中,并没有完全割裂咏史的情感线索。但诗人又立即回到现实中来,“一一书来报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业抱负的人物。所以诗人在结尾写道:“我欲因之壮心魄。”诗人能从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壮”自己的“心”胆与气“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抱负,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壮年时代济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诗把咏史与送别结合起来并特别突出前者,原因就在这里。

  此诗韵脚“平仄相半”,在形式上与王勃《滕王阁诗》一类“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体,变婉丽和平之调为慷慨雄壮之声,这又是与王勃异趣的。

参考资料:
1、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成都:巴蜀书社,198:25-29

赤壁歌送别拼音版参考

(èr)
(lóng)
(zhēng)
(zhàn)
(jué)
()
(xióng)
(chì)
()
(lóu)
(chuán)
(sǎo)
()
(kōng)
(liè)
(huǒ)
(zhāng)
(tiān)
(zhào)
(yún)
(hǎi)
(zhōu)
()
()
()
()
(cáo)
(gōng)
(jun1)
()
(cāng)
(jiāng)
(wàng)
(chéng)
()
(jīng)
()
(táng)
()
(liú)
()
()
()
()
(shū)
(lái)
(bào)
()
(rén)
()
()
(yīn)
(zhī)
(zhuàng)
(xīn)
()

赤壁歌送别作者

李白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

赤壁歌送别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送别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209阅读
  • 送别(水色南天远)

    得书字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183阅读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1]离离原上草,[2]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3]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4]萋萋满别情。[5]
    290阅读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39阅读
  •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84阅读
  •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21阅读
  •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又做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69阅读
  • 送别(东风柳线长)

    【送别】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2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