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送张五归山译文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送君归山我心已惆怅,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谁?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一起相处才只几天,忽然你却辞官先归。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东山里还有我住过的茅屋,请替我扫一扫那陋室柴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1-72

送张五归山注释

送君尽惆(chóu)(chàng),复送何人归。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
一朝:一时。
拂衣:振衣而去。
谓归隐。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jīng)(fēi)
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荆扉:柴门。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谢官:辞官。
心事:志向,志趣。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1-72

送张五归山赏析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客,送的却尽是惆怅,一“尽”字极为妙用,送别之时的满腔惆怅,因了这一“尽”字而多了几许沉甸。”几日同携手“,今朝友人却要“先拂衣”了。诗人应该是带着一份嫉妒与歆羡的心情写下此句的。东山的茅屋,那是诗人向往的地儿,身处污浊不堪的名利官场,然而他的心却时刻惦念着那片澄澈宁静的世界,怎奈污秽的现实,复杂的心境,让他如何也做不了抉择。“幸”不过是于迷途中的自我一份希望罢了,心存着那一片净空,预留着那一寸土地,于自己总该是一剂灵魂的安神剂了。末句表明诗人的心迹与志向,直白了当,然一“岂”字又平添了几许回味。

  徘徊,是诗人此阶段的主题。又是眼看着好友明确地奔向自己的人生道路,而自己依旧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踟蹰,无限惆怅。与好友相知相交的日子极为短暂,原还是自己在这昏暗时节难得的安慰。而此时好友利索地抛却一切烦恼,即将奔赴想往已久的生活,只留一份潇洒在诗人心头煎熬。诗人恨的是自己无能,无力摆脱世俗的物质羁绊;愁的是时光匆匆,难以实现心中的夙愿;难排遣的,还有往日同窗共进的生活不复返的愁绪。

  东山茅屋,或许是友人归隐所在。一个“幸”字,淡了些诗人内心迷茫的雾霭,可喜可庆的是,友人还的茅草屋还为诗人敞开着,让他得以有机会清除内心的尘埃。荆扉,即实指的柴门,虚指的心门。人生一大乐事,就是与知己倾心畅谈,诗人期盼着,也努力着。然而,或是命运不济,晚年的他,在孤独中沉寂着,写出一篇篇看似清淡实则惆怅的诗歌。好友的离去,永远是他心灵上的创伤。诗人或许可以和西方的拉奥孔比拟,同样遭受着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同样在无声地反抗着,表情却一直是让人难企及的平静。

  然而这“幸”,似乎给了诗人一份希望,坚定了诗人追求自我生活的决心:“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诗人“尽惆怅”的不仅仅是那份依依惜别的情谊,更是那份“心事违”的无奈与复杂的心境。身陷官场,污浊黑暗的现实,早已肃杀了那颗宁静的心,然个中的丝丝缕缕,又岂是简单的一个退字亦或是一个进字能够道清楚说明白的?罢了罢了,即便是那百般的歆羡,即若是那内心的疾呼,现实,终究只能是如此这般徘徊无尽。

  全诗文字朴实自然,用笔委婉曲折,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无限的失落。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1-72

送张五归山拼音版参考

(sòng)
(jun1)
(jìn)
(chóu)
(chàng)
()
(sòng)
()
(rén)
(guī)
()
()
(tóng)
(xié)
(shǒu)
()
(cháo)
(xiān)
()
()
(dōng)
(shān)
(yǒu)
(máo)
()
(xìng)
(wéi)
(sǎo)
(jīng)
(fēi)
(dāng)
()
(xiè)
(guān)
()
()
(lìng)
(xīn)
(shì)
(wéi)

送张五归山作者

王维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

送张五归山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送张山人归嵩阳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答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49阅读
  • 送张南简入蜀

    昨日诏书下,求贤访陆沉。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君独南游去,云山蜀路深。
    19阅读
  • 送张常侍西归

    二年花下为闲伴,一旦尊前弃老夫。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洛城久住留情否,省骑重归称意无。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
    21阅读
  •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

    驿骑朝天去,江城眷阙深。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辞阴。泽国三千里,羁孤万感心。自嗟文废久,此曲为卢谌。
    22阅读
  • 送张宗原

    东门送客道,春色如死灰。一客失意行,十客颜色低。住者既无家,去者又非归。穷愁一成疾,百药不可治。子贤我且愚,命分不合齐。谁开蹇踬门,日日同游栖。子行何所之,切切食与衣。谁能买仁义,令子无寒饥。野田不生草,四向生路岐。士人甚商贾,终日须东西。鸿雁春北去,秋风复南飞。勉君向前路,无失相见期。
    35阅读
  •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

    晓陌事戎装,风流粉署郎。机筹通变化,除拜出寻常。地冷饶霜气,山高碍雁行。应无离别恨,车马自生光。
    28阅读
  • 送张齐物主簿赴内乡(一作送张主簿赴山)

    几年山下事仙翁,名在长生箓籍中。烧得药成须寄我,曾为主簿与君同。
    20阅读
  • 送张諲之睦州

    唐代周贺
    遥忆新安旧,扁舟往复还。浅深看水石,来往逐云山。到县馀花在,过门五柳闲。东征随子去,俱隐薜萝间。
    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