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张少府译文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2、蘅塘退士全息本唐诗三百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76
3、耿建华唐宋诗词精译(诗卷)济南:黄河出版社,1996:131-312
4、

酬张少府注释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晚年:年老之时。
唯:亦写作“惟”,只。
好(hào):爱好。
自顾:自念;自视。
长策:犹良计。
空知:徒然知道。
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
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pǔ)深。

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
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
君:一作“若”。
穷:不能当官。
通:能当官。
理:道理。
渔歌:隐士的歌。
浦深:河岸的深处。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2
2、蘅塘退士全息本唐诗三百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76

酬张少府赏析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一是确实“只”好静。二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三是显示出极端消极的生活态度。既不写中年、早年“惟好静”,却写晚年变得“惟好静”,耐人寻味。如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此中包含着心灵的隐痛。

  颔联紧承首联,“自顾无长策”道出诗人理想的破灭和思想上的矛盾、痛苦,在冷硬的现实面前,深感无能为力。既然理想无法实现,就只好另寻出路。入世不成,便只剩下出世一条路了。亦即跳出是非场,放波山水,归隐田园,“空知返旧林”。一个“空”字,包含着几多酸楚与感慨!此两句亦透露了一个中年消息。王维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经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他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王维早年,怀有政治抱负的雄心,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意谓: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颈联写的是诗人归隐“旧林”后的通送适意。理想落空的悲哀被“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闲适所取代。摆脱了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诗人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这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

  “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诗人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尾联诗人借答张少府,用《楚辞·渔父》的结意现出诗人企羡渔父悠然独居,不问人间穷通。歌入浦,以不答为咎,合不尽之意于言外。“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若要问我穷通之理,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去了。末句含蓄蕴藉,耐人咀嚼,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

  从表面上看,诗人显得很达观。可是,这种对万事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种抑郁不满情绪的表现,字里行间流露出不得已的苦闷,说明了诗人仍然未忘朝政,消沉思想是理想幻灭的产物。“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两句含义是非常深永的。他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洁身隐遁。他又故意用轻松的笔调描写隐居之乐,并对友人说“君问穷能理,渔歌入浦深”,大有深意,似乎只有在山林生活中他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表现出诗人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语言含蓄有致,发人深思。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

参考资料:
1、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50-151
2、贺 莼唐诗宝鉴 闲情逸致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7-18
3、李永祥王维诗集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57-58

酬张少府拼音版参考

(wǎn)
(nián)
(wéi)
(hǎo)
(jìng)
(wàn)
(shì)
()
(guān)
(xīn)
()
()
()
(zhǎng)
()
(kōng)
(zhī)
(fǎn)
(jiù)
(lín)
(sōng)
(fēng)
(chuī)
(jiě)
(dài)
(shān)
(yuè)
(zhào)
(dàn)
(qín)
(jun1)
(wèn)
(qióng)
(tōng)
()
()
()
()
()
(shēn)

酬张少府作者

王维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李林甫上台后,王维曾一度出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阳去主持考试工作。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和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公元七

酬张少府其他参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释⑴酬:回赠。⑵唯:亦写作“惟”,只。好(haò):爱好。⑶自顾:看自己。长策:好计策。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⑸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⑹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⑺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2]风烟望五津。[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4]海内存知己,[5]天涯若比邻。[6]无为在歧路,[7]儿女共沾巾。[8]
    377阅读
  •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337阅读
  •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35阅读
  •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借水洗闲貌,寄蕉书逸名。羞将片石文,斗此双琼英。
    35阅读
  •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离思著百草,绵绵生无穷。侧闻畿甸秀,三振词策雄。太守不韵俗,诸生皆变风。郡斋敞西清,楚瑟惊南鸿。海畔帝城望,云阳天色中。酒酣正芳景,诗缀新碧丛。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过隋柳憔悴,入洛花蒙笼。高步讵留足,前程在层空。独惭病鹤羽,飞送力难崇。
    21阅读
  • 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他人。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
    23阅读
  •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

    零落三四字,忽成千万年。那知冥寞客,不有补亡篇。斜月吊空壁,旅人难独眠。一生能几时,百虑来相煎。戚戚故交泪,幽幽长夜泉。已矣难重言,一言一潸然。
    18阅读
  • 赠姚合少府

    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
    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