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欲强兵者,务富其民;
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
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
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
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
韩,周之与国也。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司马错论伐蜀译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你们说说各自的见解,让我听听。”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

司马错论伐蜀注释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shǔ),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司马错:秦将,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乱。
张仪:魏国贵族后代,战国时著名纵横家。
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为秦相,曾以连横政策游说各国,有功于秦,封武信君。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huàn)(yuán)、缑(gōu)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dǐng)宝器必出。
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róng)(dí)之长也,敝(bì)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下兵:出兵。
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市东部一带。
轘(huan,二声)辕、缑(gou,四声)氏:当时的两个军事要地。
二周:指战国时周室分裂而成的两个小国东周、西周。
东周都城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西周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
戎狄:古代对西部落后少数民族的泛称。

司马错曰:“不然。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jié)(纣)之乱。
以秦攻之,譬(pì)如使豺(chái)狼逐群羊也。
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shàn)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
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有桀纣之乱:以夏桀商纣之乱喻指巴蜀之乱。
当时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
苴与巴国交好,而巴与蜀为敌国。
于是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
蜀又伐巴,苴侯求救于秦。
陈庄:秦臣。
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suì)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司马错论伐蜀拼音版参考

()
()
(cuò)
()
(zhāng)
()
(zhēng)
(lùn)
()
(qín)
(huì)
(wáng)
(qián)
()
()
(cuò)
()
()
(shǔ)
(zhāng)
()
(yuē)
()
()
()
()
(hán)
()
(wáng)
(yuē)
()
(qǐng)
(wén)
()
(shuō)
()
(duì)
(yuē)
()
(qīn)
(wèi)
(shàn)
(chǔ)
(xià)
(bīng)
(sān)
(chuān)
(sāi)
(huán)
(yuán)
()
(gōu)
(shì)
(zhī)
(kǒu)
(dāng)
(tún)
(liú)
(zhī)
(dào)
(wèi)
(jué)
(nán)
(yáng)
(chǔ)
(lín)
(nán)
(zhèng)
(qín)
(gōng)
(xīn)
(chéng)
()
(yáng)
()
(lín)
(èr)
(zhōu)
(zhī)
(jiāo)
(zhū)
(zhōu)
(zhǔ)
(zhī)
(zuì)
(qīn)
(chǔ)
(wèi)
(zhī)
()
(zhōu)
()
(zhī)
()
(jiù)
(jiǔ)
(dǐng)
(bǎo)
()
()
(chū)
()
(jiǔ)
(dǐng)
(àn)
()
()
(jiā)
(tiān)
()
()
(lìng)
(tiān)
(xià)
(tiān)
(xià)
()
(gǎn)
()
(tīng)
()
(wáng)
()
()
(jīn)
()
(shǔ)
西()
()
(zhī)
(guó)
()
(ér)
(róng)
()
(zhī)
(zhǎng)
()
()
(bīng)
(láo)
(zhòng)
()
()
()
(chéng)
(míng)
()
()
()
()
()
()
(wéi)
()
(chén)
(wén)
()
(zhēng)
(míng)
(zhě)
()
(cháo)
(zhēng)
()
(zhě)
()
(shì)
()
(jīn)
(sān)
(chuān)
()
(zhōu)
(shì)
(tiān)
(xià)
(zhī)
(shì)
(cháo)
()
(ér)
(wáng)
()
(zhēng)
(yān)
()
(zhēng)
()
(róng)
()
()
(wáng)
()
(yuǎn)
()
()
()
()
(cuò)
(yuē)
()
()
(rán)
(chén)
(wén)
(zhī)
()
()
()
(guó)
(zhě)
()
广(guǎng)
()
()
()
()
(qiáng)
(bīng)
(zhě)
()
()
()
(mín)
()
()
(wáng)
(zhě)
()
()
()
()
(sān)
()
(zhě)
(bèi)
(ér)
(wáng)
(suí)
(zhī)
()
()
(jīn)
(wáng)
(zhī)
()
(xiǎo)
(mín)
(pín)
()
(chén)
(yuàn)
(cóng)
(shì)
()
()
()
(shǔ)
西()
()
(zhī)
(guó)
()
(ér)
(róng)
()
(zhī)
(zhǎng)
()
(ér)
(yǒu)
(jié)
(zhòu)
(zhī)
(luàn)
()
(qín)
(gōng)
(zhī)
()
()
使(shǐ)
(chái)
(láng)
(zhú)
(qún)
(yáng)
()
()
()
()
()
()
广(guǎng)
(guó)
()
()
()
(cái)
()
()
()
(mín)
(shàn)
(bīng)
()
(shāng)
(zhòng)
(ér)
()
()
()
()
()
()
()
(guó)
(ér)
(tiān)
(xià)
()
()
(wéi)
(bào)
()
()
(jìn)
西()
(hǎi)
(zhū)
(hóu)
()
()
(wéi)
(tān)
(shì)
()
()
()
(ér)
(míng)
(shí)
(liǎng)
()
(ér)
(yòu)
(yǒu)
(jìn)
(bào)
(zhǐ)
(luàn)
(zhī)
(míng)
(jīn)
(gōng)
(hán)
(jié)
(tiān)
()
(jié)
(tiān)
()
(è)
(míng)
()
(ér)
(wèi)
()
()
()
(yòu)
(yǒu)
()
()
(zhī)
(míng)
(ér)
(gōng)
(tiān)
(xià)
(zhī)
(suǒ)
()
()
(wēi)
(chén)
(qǐng)
()
()
()
(zhōu)
(tiān)
(xià)
(zhī)
(zōng)
(shì)
()
()
(hán)
(zhōu)
(zhī)
()
(guó)
()
(zhōu)
()
(zhī)
(shī)
(jiǔ)
(dǐng)
(hán)
()
(zhī)
(wáng)
(sān)
(chuān)
()
()
(jiāng)
(èr)
(guó)
(bìng)
()
()
(móu)
()
(yīn)
()
()
()
(zhào)
(ér)
(qiú)
(jiě)
()
(chǔ)
()
(wèi)
()
(dǐng)
()
(chǔ)
()
()
()
(wèi)
(wáng)
()
(néng)
(jìn)
()
(chén)
(suǒ)
(wèi)
(wēi)
()
()
()
(shǔ)
(zhī)
(wán)
()
()
(huì)
(wáng)
(yuē)
()
(shàn)
(guǎ)
(rén)
(tīng)
()
()
()
()
(bīng)
()
(shǔ)
(shí)
(yuè)
()
(zhī)
(suí)
(dìng)
(shǔ)
(shǔ)
(zhǔ)
(gèng)
(hào)
(wéi)
(hóu)
(ér)
使(shǐ)
(chén)
(zhuāng)
(xiàng)
(shǔ)
(shǔ)
()
(shǔ)
(qín)
()
(qiáng)
()
(hòu)
(qīng)
(zhū)
(hóu)

司马错论伐蜀作者

佚名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司马错论伐蜀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古风(代马不思越)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1]惰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2]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鶡,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3]
    190阅读
  • 留别王司马嵩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250阅读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237阅读
  •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233阅读
  •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182阅读
  • 哭刘司户蕡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199阅读
  •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33阅读
  • 赠刘司户蕡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18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