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
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
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
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
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刑赏忠厚之至论译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刑赏忠厚之至论注释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
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吁俞:吁,疑怪声;俞,应词也。
欢休:和善也。
惨戚:悲哀也。
吕侯:人名,一作甫侯,周穆王之臣,为司寇。
周穆王用其言论作刑法。
祥刑:刑而谓之祥者,即刑期无刑之意,故其祥莫大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
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赏疑从与:言与赏而疑,则宁可与之。
罚疑从去:言当罚而疑,则宁可去之。
士:狱官也。
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
一说为一人名。
鲧: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
方命:逆名也。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
故曰:忠厚之至也。
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祉:犹喜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遄:速也。
沮:止也。

刑赏忠厚之至论拼音版参考

(yáo)
()
(shùn)
()
()
()
(tāng)
()
(wén)
()
()
()
(chéng)
()
(kāng)
(zhī)
()
()
()
(ài)
(mín)
(zhī)
(shēn)
(yōu)
(mín)
(zhī)
(qiē)
(ér)
(dài)
(tiān)
(xià)
()
(jun1)
()
(zhǎng)
(zhě)
(zhī)
(dào)
()
(yǒu)
()
(shàn)
(cóng)
(ér)
(shǎng)
(zhī)
(yòu)
(cóng)
(ér)
(yǒng)
()
(jiē)
(tàn)
(zhī)
(suǒ)
()
()
()
(shǐ)
(ér)
(miǎn)
()
(zhōng)
(yǒu)
()
()
(shàn)
(cóng)
(ér)
()
(zhī)
(yòu)
(cóng)
(ér)
(āi)
(jīn)
(chéng)
(chuàng)
(zhī)
(suǒ)
()
()
()
(jiù)
(ér)
(kāi)
()
(xīn)
()
()
()
()
(zhī)
(shēng)
(huān)
(xīn)
(cǎn)
()
(jiàn)
()
()
()
(xià)
()
(shāng)
()
(zhōu)
(zhī)
(shū)
(chéng)
()
(kāng)
()
(méi)
()
(wáng)
()
(ér)
(zhōu)
(dào)
(shǐ)
(shuāi)
(rán)
(yóu)
(mìng)
()
(chén)
()
(hóu)
(ér)
(gào)
(zhī)
()
(xiáng)
(xíng)
()
(yán)
(yōu)
(ér)
()
(shāng)
(wēi)
(ér)
()
()
()
(ài)
(ér)
(néng)
(duàn)
()
(rán)
(yǒu)
(āi)
(lián)
()
()
(zhī)
(xīn)
()
(kǒng)
()
(yóu)
(yǒu)
()
(yān)
()
(chuán)
()
(yuē)
()
(shǎng)
()
(cóng)
()
(suǒ)
()
广(guǎng)
(ēn)
()
()
()
()
(cóng)
()
(suǒ)
()
(shèn)
(xíng)
()
(dāng)
(yáo)
(zhī)
(shí)
(gāo)
(táo)
(wéi)
(shì)
(jiāng)
(shā)
(rén)
(gāo)
(táo)
(yuē)
()
(shā)
(zhī)
()
(sān)
(yáo)
(yuē)
()
(yòu)
(zhī)
()
(sān)
()
(tiān)
(xià)
(wèi)
(gāo)
(táo)
(zhí)
()
(zhī)
(jiān)
(ér)
()
(yáo)
(yòng)
(xíng)
(zhī)
(kuān)
()
(yuè)
(yuē)
()
(gǔn)
()
(yòng)
()
(yáo)
(yuē)
()
()
()
(gǔn)
(fāng)
(mìng)
()
()
()
()
(ér)
(yuē)
()
(shì)
(zhī)
()
()
(yáo)
(zhī)
()
(tīng)
(gāo)
(táo)
(zhī)
(shā)
(rén)
(ér)
(cóng)
()
(yuè)
(zhī)
(yòng)
(gǔn)
()
(rán)
()
(shèng)
(rén)
(zhī)
()
(gài)
()
()
(jiàn)
()
()
(shū)
()
(yuē)
()
(zuì)
()
(wéi)
(qīng)
(gōng)
()
(wéi)
(zhòng)
()
()
(shā)
()
()
(níng)
(shī)
()
(jīng)
()
()
()
(jìn)
(zhī)
()
()
()
(shǎng)
()
()
()
(shǎng)
(shǎng)
(zhī)
(guò)
()
(rén)
()
()
()
()
()
()
()
()
()
(zhī)
(guò)
()
()
(guò)
()
(rén)
()
(shī)
(wéi)
(jun1)
()
()
(guò)
()
()
()
(liú)
(ér)
()
()
(rěn)
(rén)
()
(rén)
()
(guò)
()
()
()
()
(guò)
()
()
(zhě)
(shǎng)
()
()
(jué)
()
(xíng)
()
()
(dāo)
()
(shǎng)
(zhī)
()
(jué)
()
(shì)
(shǎng)
(zhī)
(dào)
(háng)
()
(jué)
()
(zhī)
(suǒ)
(jiā)
(ér)
()
(háng)
()
(jué)
()
(zhī)
(suǒ)
()
(jiā)
()
(xíng)
(zhī)
()
(dāo)
()
(shì)
(xíng)
(zhī)
(wēi)
(shī)
()
(dāo)
()
(zhī)
(suǒ)
()
(ér)
()
(shī)
()
(dāo)
()
(zhī)
(suǒ)
()
()
()
(xiān)
(wáng)
(zhī)
(tiān)
(xià)
(zhī)
(shàn)
()
(shèng)
(shǎng)
(ér)
(jué)
()
()
()
()
(quàn)
()
()
(zhī)
(tiān)
(xià)
(zhī)
(è)
()
(shèng)
(xíng)
(ér)
(dāo)
()
()
()
()
(cái)
()
(shì)
()
()
()
()
(ér)
(guī)
(zhī)
()
(rén)
()
(jun1)
()
(zhǎng)
(zhě)
(zhī)
(dào)
(dài)
(tiān)
(xià)
使(shǐ)
(tiān)
(xià)
(xiàng)
()
(ér)
(guī)
()
(jun1)
()
(zhǎng)
(zhě)
(zhī)
(dào)
()
(yuē)
(zhōng)
(hòu)
(zhī)
(zhì)
()
()
(shī)
()
(yuē)
()
(jun1)
()
()
(zhǐ)
(luàn)
(shù)
(chuán)
()
(jun1)
()
()
()
(luàn)
(shù)
(chuán)
()
()
()
(jun1)
()
(zhī)
()
(luàn)
()
(yǒu)
()
(shù)
(zāi)
(shí)
()
()
()
(ér)
()
(shī)
()
(rén)
(ér)
()
()
()
(chūn)
(qiū)
()
(zhī)
()
()
()
(guì)
(yán)
(ér)
()
(rén)
(guì)
(kuān)
(yīn)
()
(bāo)
(biǎn)
(zhī)
()
()
(zhì)
(shǎng)
()
()
(zhōng)
(hòu)
(zhī)
(zhì)
()

刑赏忠厚之至论作者

苏轼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

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思忠(登九灵兮游神)

    先秦楚辞(先秦及汉代)
    【思忠】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悲皇丘兮积葛,众体错兮交纷。贞枝抑兮枯槁,枉车登兮庆云。感余志兮惨栗,心怆怆兮自怜。驾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岭。连五宿兮建旄,扬氛气兮为旌。历广漠兮驰骛,览中国兮冥冥。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登华盖兮乘阳,聊逍遥兮播光。抽库娄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粮。毕休息兮远逝,发玉軔兮西行。惟时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郁兮内伤。
    123阅读
  • 饮酒(故人赏我趣)

    【饮酒】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280阅读
  • 崖门谒三忠祠(山木萧萧风更吹)

    【崖门谒三忠祠】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化夷。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209阅读
  •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195阅读
  • 酬忠公林亭(江外有真隐)

    【酬忠公林亭】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235阅读
  • 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185阅读
  • 鹧鸪天·忆昨天街预赏时

    【鹧鸪天】元夕不出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144阅读
  •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宿露发清香,初阳动暄妍。妖姬满髻插,酒客折枝传。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