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终之际,良有可称。
送蔡明远叙。
乙未冬日临。
石菴居士。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注释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hán)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dài),始终之际,良有可称。
送蔡明远叙。
乙未冬日临。
石菴(ān)居士。
既:已经。
奉命:被命令,被要求。
邗沟: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追攀:追随牵挽。
形容惜别。
始终:自始至终。
临:照样子摹仿字画。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赏析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终之际,良有可称。送蔡明远叙。乙未冬日临。石菴居士。   此幅书于“乙未冬日”,即1775年(乾隆四十年),时年刘墉57岁。此书运笔圆劲,古朴飘逸,方圆兼备,苍润互见。清徐珂《清稗类钞》评刘墉书:“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美如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此幅即反映了刘墉中年时的书法风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拼音版参考

()
(fèng)
(mìng)
()
(qín)
(huái)
(zhī)
(shàng)
(yòu)
(suí)
()
()
(hán)
(gōu)
(zhī)
(dōng)
(zhuī)
(pān)
()
()
()
(zhì)
(shào)
()
(nán)
(dài)
(shǐ)
(zhōng)
(zhī)
()
(liáng)
(yǒu)
()
(chēng)
(sòng)
(cài)
(míng)
(yuǎn)
()
()
(wèi)
(dōng)
()
(lín)
(shí)
(yǎn)
()
(shì)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作者

刘墉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刘墉行书送蔡明远叙轴其他参考

注释

(1)既:已经。(2)奉命:被命令,被要求。(3)邗(hán)沟: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4)追攀:追随牵挽。形容惜别。(5)始终:自始至终。(6)临:照样子摹仿字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寒食郊行书事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215阅读
  • 晚春宴无锡蔡明府西亭

    茅檐闲寂寂,无事觉人和。井近时浇圃,城低下见河。兴缘芳草积,情向远峰多。别日归吴地,停桡更一过。
    28阅读
  • 山行书事

    唐代长孙佐辅
    日落风bk々,驱车行远郊。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翁喜客来至,客业羞厨庖。浊醪夸泼蚁,时果仍新苞。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
    29阅读
  • 舟行书事,寄杭州崔员外

    张颐任酒浇,开眼信花烧。旧国归何滞,新知别又遥。夜行篙触石,晚泊缆依桥。若未重相见,无门解寂寥。
    18阅读
  • 江行书事

    远渚蒹葭覆绿苔,姑苏南望思裴徊。空江独树楚山背,暮雨一舟吴苑来。人度深秋风叶落,鸟飞残照水烟开。寒潮欲上泛萍藻,寄荐三闾情自哀。
    20阅读
  • 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

    唐代李昌符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阴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19阅读
  • 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

    杨震东来是宦游,政成登此自消忧。草中白道穿村去,树里清溪照郭流。纵目四山宜永日,开襟五月似高秋。不知县籍添新户,但见川原桑柘稠。
    66阅读
  •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6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