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鄣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注释

厉王虐,国人谤(bàng)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谤:指责,公开的批评。
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莫:没有谁。
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
表示敢怒不敢言。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鄣(zhāng)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yōng)而溃(kuì),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qīng)至于列士献诗,瞽(gǔ)献曲,史献书,师箴(zhēn),瞍(sǒu)赋,朦(méng)诵,百工谏(jiàn),庶(shù)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qí)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
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xí)(yǎn)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yōng)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弭谤:消除议论。
弭,消除。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障:障碍。
川壅()而溃:壅:堵塞。
溃:水冲破堤坝。
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
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
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
宣,放,开导。
听政:治理国政。
听,治理,处理。
公卿:三公九卿。
至于:以及。
列士:上士,中士,下士。
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瞽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
瞽,无目,失明的人。
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师箴: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
箴规谏的文辞。
瞍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
瞍,没有眸子的盲人。
赋,朗诵。
曚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
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百工:百官。
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
尽规:尽力规劝。
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耆、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
耆,六十岁的人。
艾,五十岁的人。
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是以事行而不悖: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
悖,违背。
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
而:转折连词,但是。
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
于,从。
是,这。
乎,助词。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
隰,地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样。
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
宣言:发表议论。
宣:宣泄,引导。
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
兴:暴露出来。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
.备:防备。
所以,用来……的方法。
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所以:用来……的。
阜,增加。
使……丰富。
意动用词。
成:成熟。
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
胡,怎么。
其与能几何:能有什么帮助呢?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那。
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三年,乃流王于彘(zhì)

乃流王于彘: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
乃:终于,副词。
流:流放,放逐。
于:到,介词。
.于是:从,从这里。
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甚:比……更严重。
超过。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本篇在结构上与前篇《祭公谏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本文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召公谏厉王弭谤拼音版参考

()
(wáng)
(nuè)
(guó)
(rén)
(bàng)
(wáng)
(zhào)
(gōng)
(gào)
(yuē)
()
(mín)
()
(kān)
(mìng)
()
()
(wáng)
()
()
(wèi)
()
使(shǐ)
(jiān)
(bàng)
(zhě)
()
(gào)
()
(shā)
(zhī)
(guó)
(rén)
()
(gǎn)
(yán)
(dào)
()
()
()
(wáng)
()
(gào)
(zhào)
(gōng)
(yuē)
()
()
(néng)
()
(bàng)
()
(nǎi)
()
(gǎn)
(yán)
()
(zhào)
(gōng)
(yuē)
()
(shì)
(zhāng)
(zhī)
()
(fáng)
(mín)
(zhī)
(kǒu)
(shèn)
()
(fáng)
(chuān)
()
(chuān)
(yōng)
(ér)
(kuì)
(shāng)
(rén)
()
(duō)
(mín)
()
()
(zhī)
(shì)
()
(wéi)
(chuān)
(zhě)
(jué)
(zhī)
使(shǐ)
(dǎo)
()
(wéi)
(mín)
(zhě)
(xuān)
(zhī)
使(shǐ)
(yán)
()
(tiān)
()
(tīng)
(zhèng)
使(shǐ)
(gōng)
(qīng)
(zhì)
()
(liè)
(shì)
(xiàn)
(shī)
()
(xiàn)
()
(shǐ)
(xiàn)
(shū)
(shī)
(zhēn)
(sǒu)
()
(méng)
(sòng)
(bǎi)
(gōng)
(jiàn)
(shù)
(rén)
(chuán)
()
(jìn)
(chén)
(jìn)
(guī)
(qīn)
()
()
(chá)
()
()
(shǐ)
(jiāo)
(huì)
()
(ài)
(xiū)
(zhī)
(ér)
(hòu)
(wáng)
(zhēn)
(zhuó)
(yān)
(shì)
()
(shì)
(háng)
(ér)
()
(bèi)
(mín)
(zhī)
(yǒu)
(kǒu)
()
(yóu)
()
(zhī)
(yǒu)
(shān)
(chuān)
()
(cái)
(yòng)
()
(shì)
()
(chū)
()
(yóu)
()
(yǒu)
(yuán)
()
(yǎn)
()
()
()
(shí)
()
(shì)
()
(shēng)
(kǒu)
(zhī)
(xuān)
(yán)
()
(shàn)
(bài)
()
(shì)
()
(xìng)
(háng)
(shàn)
(ér)
(bèi)
(bài)
(suǒ)
()
()
(cái)
(yòng)
()
(shí)
(zhě)
()
()
(mín)
()
(zhī)
()
(xīn)
(ér)
(xuān)
(zhī)
()
(kǒu)
(chéng)
(ér)
(háng)
(zhī)
()
()
(yōng)
()
(ruò)
(yōng)
()
(kǒu)
()
()
(néng)
()
()
()
(wáng)
()
(tīng)
()
(shì)
(guó)
(rén)
()
(gǎn)
(chū)
(yán)
(sān)
(nián)
(nǎi)
(liú)
(wáng)
()
(zhì)

召公谏厉王弭谤作者

佚名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召公谏厉王弭谤其他参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谤:指责,公开的批评。(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3)莫:没有谁。(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5)障:障碍。(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7)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放,开导。(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11) 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13)师箴(zhēn):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14)瞍(sǒu)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15)曚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16)百工:百官。(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 是,这。 乎,助词。(24).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隰,地下而湿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样。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宣言:发表议论。宣:宣泄,引导。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兴:暴露出来。(26)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备:防备。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所以:用来……的。阜,增加。使……丰富。意动用词。(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28)其与能几何:能有什么帮助呢?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那。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30)甚:比……更严重。超过。

文言现象

断句是障之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1)召公告(厉王)曰:“民不堪命矣!”(省略宾语)(2)三年,(民)乃流王于彘(省略主语)(3)使(之)监谤者

宾语前置句是以事行而不悖。(应是“以是事行而不悖。”)

状语后置句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应是“夫民于心虑而于口宣之。”)

古今异义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长的同族人。今义:不包括父母兄长的族内族外外人堪古义:忍受今义:比;如此

通假字“弭”通“弥” 意思:止,息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感慨,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
    243阅读
  • 寄韩谏议注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229阅读
  • 临江王节士歌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194阅读
  • 留别王司马嵩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250阅读
  •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1]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潨…
    195阅读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
    232阅读
  • 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月,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193阅读
  •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
    2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