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子夜四时歌译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326-329
2、詹福瑞 等李白诗歌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9-231

子夜四时歌注释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dǎo)衣声。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
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吹不尽:吹不散。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何日平胡虏(lǔ),良人罢远征。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罢:结束。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326-329
2、詹福瑞 等李白诗歌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29-231

子夜四时歌赏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指出的“本闺情语而忽冀罢征”(《说诗晬语》),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读者须知,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秋歌》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29-231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四):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29-132
3、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338-341

子夜四时歌拼音版参考

(chūn)
()
(qín)
()
(luó)
()
()
(cǎi)
(sāng)
绿()
(shuǐ)
(biān)
()
(shǒu)
(qīng)
(tiáo)
(shàng)
(hóng)
(zhuāng)
(bái)
()
(xiān)
(cán)
()
(qiè)
()
()
()
()
()
(liú)
(lián)
(xià)
()
(jìng)
()
(sān)
(bǎi)
()
(hàn)
(dàn)
()
()
(huā)
()
(yuè)
西()
(shī)
(cǎi)
(rén)
(kàn)
(ài)
(ruò)
()
(huí)
(zhōu)
()
(dài)
(yuè)
(guī)
()
(yuè)
(wáng)
(jiā)
(qiū)
()
(zhǎng)
(ān)
()
(piàn)
(yuè)
(wàn)
()
(dǎo)
()
(shēng)
(qiū)
(fēng)
(chuī)
()
(jìn)
(zǒng)
(shì)
()
(guān)
(qíng)
()
()
(píng)
()
()
(liáng)
(rén)
()
(yuǎn)
(zhēng)
(dōng)
()
(míng)
(cháo)
驿()
使(shǐ)
()
()
()
()
(zhēng)
(páo)
()
(shǒu)
(chōu)
(zhēn)
(lěng)
()
(kān)
()
(jiǎn)
(dāo)
(cái)
(féng)
()
(yuǎn)
(dào)
()
()
(dào)
(lín)
(táo)

子夜四时歌作者

李白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

子夜四时歌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45阅读
  •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1]血指流丹鬼质枯。[2]无力买田聊种水,[3]近来湖面亦收租![4]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1]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1]日长篱落无人过,[2]唯有蜻蜓蛱蝶飞。土膏欲动雨频催,[2]万草千花一晌开。[3]舍后荒畦犹绿秀,[4]邻家鞭笋过墙来。[5…
    398阅读
  • 子夜歌·高山种芙蓉

    【子夜歌】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139阅读
  •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1][2]
    225阅读
  •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1]。理丝入残机[2],何悟不成匹[3]!
    236阅读
  • 子夜歌·夜长不得眠

    【子夜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
    182阅读
  •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

    【子夜四时歌·春歌】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271阅读
  • 黠鼠赋·苏子夜坐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⑵。拊⑶床而止⑷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⑸中空。嘐嘐聱聱⑹,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⑺而不得去者也。”发⑻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⑼,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⑽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⑾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
    3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