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思

【边思】
腰垂锦带佩吴钩,
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
只将诗思入凉州。

边思赏析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首句写自己的装束。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和身份的尊贵,与第三句“关西将家子”相应;佩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弯刀),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杜诗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之句,可见佩带吴钩在当时是一种显示少年英武风姿的时髦装束。寥寥两笔,就将一位华贵英武的“关西将家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句“走马曾防玉塞秋”,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北方游牧民族每到秋高马肥的季节,常进扰边境,需要预加防卫,称为“防秋”。玉塞,指玉门关。这句是说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和上句以“锦带”、“吴钩”显示全体一样,这里是举玉塞防秋以概括丰富的战斗经历。

  不过,诗意的重点并不在图形写貌,自叙经历,而是抒写感慨。这正是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内容。“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古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肃武威,亦即凉州)人,所以自称“关西将家子”。表面上看,这两句诗语调轻松洒脱,似乎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但如果深入一层,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理想抱负和其他作品来体味,就不难发现,在这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正含有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

  写慷慨悲凉的诗歌,决非李益这们“关西将家子”的本愿。他的《塞下曲》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象班超等人那样,立功边塞,这才是他平生的夙愿和人生理想。当立功献捷的宏愿化为苍凉悲慨的诗思,回到自己熟悉的凉州城时,作者心中翻动着的恐怕只能是壮志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说:“莫笑”二字当中还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那么,“只将”二字便纯然是壮志不遂的深沉感慨了。作为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的小诗,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式的感情。

  这当然不意味着李益不欣赏自己的边塞之吟,也不排斥在“只将诗思入凉州”的诗句中多少含有自赏的意味。但那自赏之中分明蕴含着无可奈何的苦涩。潇洒轻松与悲慨苦涩的矛盾统一,正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它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10-711页

边思拼音版参考

()
(biān)
()
()
(yāo)
(chuí)
(jǐn)
(dài)
(pèi)
()
(gōu)
(zǒu)
()
(céng)
(fáng)
()
(sāi)
(qiū)
()
(xiào)
(guān)
西()
(jiāng)
(jiā)
()
(zhī)
(jiāng)
(shī)
()
()
(liáng)
(zhōu)

边思作者

李益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吸收乐府民歌的特点,节奏和谐,语言优美精炼。

边思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1][2]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99阅读
  • 古风(代马不思越)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1]惰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2]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鶡,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3]
    190阅读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320阅读
  • 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白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1]
    171阅读
  • 有所思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2]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3]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186阅读
  • 边思

    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18阅读
  • 锦带佩吴钩

    唐代张友正
    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彩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的皪宜骢马,斓斒映绮裘。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
    12阅读
  • 减字木兰花·赋锦带

    宋代舒亶
    碎红如绣。摇曳东风垂彩绶。拟倩柔条。约住佳人细柳腰。蜀江春绿。争似枝头能结束。纤手攀时。欲绾同心寄与谁。
    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