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出自 清代诗人 的《 病牛

全诗原文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全诗译文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参考资料:

1、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 第269-270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李宪文,熊永年选编读古诗练书法: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01
2、匡扶选注古诗词选读下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02
1、李改之游国恩陆游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01-202
2、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部陆游诗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96-97
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唐宋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157
2、陈瞻淇,董希平,李瑞卿等编者古诗鉴赏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04:587
1、左振坤历代爱国诗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88-89
2、黄星南历代爱国诗歌100首赏析:湖南出版社,1997:156-157
3、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124
4、1、汤霖千家诗注析1982年05月第1版:甘肃人民出版社,17-18
2、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9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65-466
2、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232-233

全诗注释

(gēng)(lí)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
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
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复:又,再。
伤:哀怜,同情。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léi)病卧残阳。

但得:只要能让。
众生:大众百姓。
不辞:不推辞。
羸病:瘦弱有病。
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
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
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
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
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
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
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
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
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
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
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
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
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
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
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
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gēng lí qiān mǔ shí qiān xiāng ,lì jìn jīn pí shuí fù shāng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dàn dé zhòng shēng jiē dé bǎo ,bú cí léi bìng wò cán yáng 。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hé)棺。
忘忧:忘却忧虑。
阖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luán)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同“ 和鸾 ”。
古代车上的铃铛。
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亦指在灯下。

(lí)落疏(shū)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奔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

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律回岁(suì)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岁晚:年终。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cēn)(cī)
生意:生机、生气。
满:遍布,充满。
参差:高低不齐。
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wā)
黄梅时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qiāo)(qí)子落灯花。
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使……掉落。
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liáo)落四周星。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1、李宪文,熊永年选编读古诗练书法: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01
2、匡扶选注古诗词选读 下册: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021、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
2、陈君朴编译汉英对照宋诗绝句二百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8
1、李改之 游国恩陆游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01-202
2、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部陆游诗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96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唐宋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157
2、陈瞻淇,董希平,李瑞卿等编者古诗鉴赏手册:1、左振坤历代爱国诗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88-89
2、黄星南历代爱国诗歌100首赏析:湖南出版社,1997:156-157
1、汤霖千家诗注析1982年05月第1版:甘肃人民出版社,17-18
2、沈祥源千家诗助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9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65-466
2、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232-233

全诗赏析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
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
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
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
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
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
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
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
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
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
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
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
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
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
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
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
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
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
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
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
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颈联“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
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天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
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
“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
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
“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
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
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
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
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
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
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
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
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
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
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
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
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
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
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
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
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3152、黄星南.历代爱国诗歌100首赏析:湖南出版社,1997:156-1573、张剑著.唐宋诗词名篇欣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207-208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

“凉”是一种“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必须采用以“物境”来表达“心境”的手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气氛。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三幅小画面,第一幅是稻田,从它灌满了水和长得绿油油、齐整整的稻叶中透出凉意。
第二幅是树丛,“晓”字自含凉意,低压的雾气也自含凉意,“日”本有热意,因其初升,故也“沧沧凉凉”,何况其穿树而来。
第三幅是飞莺,黄莺儿越过田野,飞向晨雾迷蒙的山阴,纳凉去了,诗人的心中仿佛也顿生凉意。
把这三幅小画面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园山水大图画。

由此,“新凉”这一心境,也就从这大图画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里渗透出来。
而那黄莺的啼鸣,又为这幅大图画添上画外音,呼唤诗人投身其中,共纳新凉。
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吟即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
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歌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
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
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
“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
“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现出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时的独特心理感受。
遍布乡村、连绵不断的骤雨,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蛙鼓,本来十分和谐美妙,但令人懊恼的是:这绵绵阴雨,阻挡了友人如约,如鼓的蛙声,扰乱了诗人的心境。
此时此刻,诗人多么希望友人风雨无阻、如期而至,和他一起举棋消愁。

“有约不来过夜半”,这一句才点明了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
与客原先有约,但是过了夜半还不见人来,无疑是因为这绵绵不断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来践约。
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至此,似乎将期客不至的情形已经写尽,然而末句一个小小的衬垫,翻令诗意大为生色。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只是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态,然而在这个动态中,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划得细致入微。
因为孤独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说“闲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作一种单调机械的动作,像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沉寂、冲淡优虑,诗人这里的“闲敲棋子”,正是这样的动作。
“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敲棋这一细节中,包含了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
可见艺术创作中捕捉典型细节的重要。

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
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
“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
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1、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
2、陈君朴编译汉英对照宋诗绝句二百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8
1、钱仲联、马亚中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1001-1003
2、贺新辉宋词名篇赏析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102
1、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 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1094
2、徐思源主编古代诗歌精品阅读 初中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02:235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16-1217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65-466

扩展资料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译文及注释

译文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注释[1] 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满。 箱:装粮的容器。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2] 复:又,再。伤:哀怜,同情。[3] 但得:只要能让。[4] 众生:大众百姓。[5] 不辞:不推辞。[6] 羸(léi)病:瘦弱有病。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详情>>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赏析

诗首句言牛终生辛劳,硕果累累,不言牛“病”,又字字含“病”意,年复一年,力耕千亩,获实千箱,必然气力衰竭,病由此生。次句言牛虽功绩至伟,却没有人对它同情哀怜,责问语气,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三四句以牛的口气作答,将牛人格化,揭示牛为百姓甘于自我牺牲的可贵品格。

此诗中的牛,亦是诗人自喻。李纲官至宰相,他为官清正,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但为投降派奸佞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次年又“移澧浦”,内心极为愤抑不平。因此,作《病牛》诗以自慰、自白。

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立意高远,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传诵。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详情>>

« 上一句
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