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始作俑者的意思: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始作俑者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成语用法:
作宾语;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始作俑者近义词:

罪魁祸首

始作俑者反义词:

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始作俑者例句: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始作俑者成语典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始作俑者成语接龙

  • 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 遮人耳目: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 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 折冲尊俎: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 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辙乱旗靡: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 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折冲之臣:指忠勇之臣。
  • 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 折节待士:指屈己待人。
  • 折长补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折足覆餗:餗,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 折冲御侮:指抗击敌人。
  • 遮人眼目:指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 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 遮三瞒四: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 遮天盖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 遮天迷地: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
  • 遮地盖天: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同“遮天盖地”。
  • 遮天映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 遮地漫天: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
  • 遮掩耳目:指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 遮空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相关查询

abcd的成语偏正式成语出自《孟子》的成语第二个字是作的成语始开头的成语始结尾的成语者结尾的成语